
轉載湖南省水利廳發布的漢壽縣打造防汛“尖兵營”
發布時間:
2023-04-03 08:50
來源:
湖南省水利廳
漢壽縣打造防汛“尖兵營”
湖南省水利廳 時間:2023-03-30
漢壽縣地處沅澧水尾閭、洞庭湖西濱,水系眾多、水情復雜,洪澇災害頻繁,在全市各區縣(市)中水利工程最多、種類最全,有大小堤垸125個、堤防總長537公里,有中小水庫339座、骨干山塘6400多口,有電力排灌裝機1001處1159臺96375千瓦,是省市有名的“水窩子”,防汛壓力大、防守任務重。近年來,漢壽縣堅持專業化和社會化相結合,著力建設了一支人員精銳、作風過硬、反應迅速的防汛搶險應急處突尖兵。
注入“強軍基因”,為隊伍裝上“引擎”。堅持用衛國強軍基因全面加強應急隊伍能力建設。綜合考慮本地汛情特點、工程防洪能力、歷史出險頻率、搶險安全系數等影響因素,從近三年退役返鄉軍人和轉業士官中,擇優篩選了300人做為隊伍核心力量,退役軍人占比達54.5%,并參照上述標準,按照年齡45歲以下、“體能+技能”雙達標的要求,挑選了150名身體健康、吃苦耐勞、遵紀守法、技能好的建筑工人,50名藍天救援隊、消防學校的專業救援隊員,50名采砂辦船只駕駛和水上救援人員,通過發揮退役軍人政治素養高、紀律嚴明、責任心強、身體素質好的優勢和”傳幫帶“作用,保證了隊伍戰斗力。
深入“實戰演練”,為隊伍充電“賦能”。堅持“出則盡銳,戰則必勝”的建隊目標,按照“平時多流汗,防汛少擔憂”的指導思想,以緊貼實戰的標準,強化了培訓演練的針對性。堅持“思想教育與培訓演練同步開展,知識培訓與現場實操同步進行,責任意識與紀律意識同步強化”的“三同步”原則,以凝聚思想、增強體能、提升能力為重點,每年年初制定了為期20天的集中訓練計劃,設置了堤防、水庫等水利工程各類險情搶護的方法和要點,以及思想紀律教育、應急救援等十多項培訓課程。在縣內野外拓展中心和一線堤防、水庫大壩,開避了3個專訓場地,由市縣防汛搶險技術專家、縣人武部現役軍官和縣委黨校宣講員擔任教員,實行準軍事化、封閉式管理。針對防汛搶險實際,將人員分工協作、個人體能鍛煉和物料運輸列為訓練重點,強化了搶護現場組織調度、背運防汛砂卵袋的實操實訓,切實增強了隊伍的默契度、執行力,錘煉了隊伍高效作戰、連續作戰、艱苦作戰的能力,確保搶險關鍵時刻拉得出、頂得住、打得贏。
投入“糧草保障”,為隊伍筑牢“底盤”。堅持“精兵精養,應保盡保”的建隊原則,投入專項資金800萬元,從培訓演練、設備采購及生產生活等方面給予保障。為每名應急隊員配置了高質量的作訓服、雨衣雨靴、手套等個人防護設備,添置了專業救援和安全設備,并按照“500米1個防汛棚、50米1盞防汛燈”的標準添置防汛棚330座、備齊照明線路185千米,確保了防汛搶險人員的生命安全。實行培訓演練、搶險救災綜合考評,并強化考評結果的運用。

微信公眾號
地址:湖南省漢壽縣龍陽鎮楊旗嘴社區魚會路87號
郵編:415900
Sorry,當前欄目暫無內容!
您可以查看其他欄目或返回 首頁
Sorry,The current column has no content!
You can view other columns or return Home